粮食大县茌平,81万亩冬小麦陆续打苞孕穗,绿油油地望不到边。   
      在这里,“粮食主产区”的概念生动而直观。然而,随着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丰收不赚钱”成为粮农无法绕开的难题。   
      5月初,走进茌平,探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降本增效的路径。   
      散户怎么降成本——   
      从“老黄历”到新思维:父子搞起“擂台赛”   
      韩增军和韩庆超父子俩的“试验田”在乐平镇郝东村东。6亩麦田竟呈现两种颜色;父亲的3亩地秆细瘦,绿中带浅黄;儿子的3亩地秆粗壮,深绿有光泽。   
      今年60岁的韩增军种了一辈子地;28岁的韩庆超则属“兼职型”农民,平时县城打工,农忙回家。   
      去年,爷俩的6亩麦田,亩产700斤露头。而乐平镇丰源种植业专业合作社2000亩“示范方”,平均亩产高达1200多斤。   
      一亩地为啥少了500斤?韩庆超找“丰源”理事长马思建求助。马思建一番化验后,下了结论:“小麦得了根腐病,病因跟施肥过量、土壤板结有关。”   
      “想高产入丰源,全程服务任你选。”面对马思建的建议,爷俩意见相左:一个坚持“老黄历”,一个非要当“会员”。纠结3天,最终决定搞“擂台赛”,老韩3亩地用传统方法,小韩3亩地用丰源技术,对比试验,谁胜了以后依谁。   
      “擂台赛”开打,小韩先胜一局。去年播种时,老韩用的老式播种机,每亩播量40斤,而小韩用种肥同播一体机,播种量仅19斤,光麦种就减少21斤,单价2元/斤,一亩减少42块钱。   
      除了种子,化肥也节省不少。小韩算了一笔账:“采用‘测土配方肥’,不仅节省100斤化肥,而且肥效能提高30%左右。”   
      大型农机具则让种地更轻松。传统方法,深松、镟地、镇压、播种需要4台不同机器轮番上阵,3亩地人工撒肥得一整天;而丰源一台“种肥同播机”同时干这五样活,不用人工撒肥,半小时搞定3亩地,亩作业费50元,比传统方法节省60多块钱。   
      据测算,小韩3亩地总共减少投入150多块钱、节省3天人工,再加上小麦苗情好,老韩彻底服了气:“麦收后,老黄历得改改了!”   
      老韩家的故事折射出农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现状:要降低种植成本,必须适度规模经营;可“小面积”的散户又不利于规模扩大。   
      “我们做过调查,留在农村的80%是散小农户。”茌平县农业局负责人说,“散户要大幅降低农业成本,最好的办法是融入、依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丰源’越多,成本越低!”   
      推动节本降耗,茌平县借助合作社,积极探索土地托管、土地入股、代耕代种等经营模式,靠规模“挤”效益。目前,全县农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045家,有5万余农户携30.5万亩土地入社,全县小麦玉米的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3年提高6个百分点,亩均降低成本15%—20%。   
      玉米如何去库存——   
      从愁煞人到真喜人:宋汝军的“粮改饲”   
      “市场上玉米一斤八毛四,俺家二块六毛一!”在乐平镇宋庄村,50岁的宋汝军说。   
      玉米在粮食“去库存”任务中居首。全国玉米价格一路走低,他家的凭什么值钱?宋汝军的答案是:种养结合。   
      原来,宋汝军不仅种着100亩粮田,还养着猪,年出栏生猪200头。玉米的高价,正是通过“粮改饲”实现的。   
      宋汝军掰着指头算起经济账: 一头育肥猪总共消耗436斤玉米,扣除防疫和豆粕、麦麸、人工等大约700元成本,净剩1140元基本是玉米增值的钱,实际上等于1斤玉米达到2.61元/斤,为市场价的3.1倍。   
      这笔账算下来,宋汝军去年秋天至今7万多斤玉米“粮改饲”后卖了18.27万元,硬是比单纯卖玉米多出12.39万元。   
      2010年,宋汝军回老家养猪。经过一系列挫折后,宋汝军尝试“种养结合”。他以每亩小麦600斤、800斤不等的“年租金”从村民手里流转土地,然后种粮食—粮食喂猪—猪粪尿还田,形成“绿色循环”。到去年底,宋汝军已成为种着100亩粮田、出栏200头肥猪的“双料大王”。   
      种养咋结合?宋庄村西,养猪场内有两排猪舍,前面一排养着圆滚滚的育肥猪,后面一排是慵懒的母猪、嬉戏或吃奶的猪崽;猪舍周边分布着2个储粪池和1个水泥板封闭的厌氧池,粪尿实行干湿分离,尿液通过管道排到厌氧池灭菌,再与一定比例的水进行搭配稀释,用于灌溉,猪粪人工清理晾干后,则直接还田。   
      宋汝军说,种养结合,养猪效益更有保障,养猪7年综合死亡率不到1%,即使有疫情的2013年,他也硬赚3万多元;猪粪尿减少了化肥量,土质明显变好,去年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300多斤,比周边增产200多斤。   
      “种养结合”让“去库存”加速。全县已发展起100多个种养结合农场,1万余吨玉米实现就地消化,加上县里6000头牛、50万头猪、3300万只家禽的出栏能力以及县饲料加工厂、味精企业等工业龙头,每年至少40万吨的玉米实现就地转化。   
      粮食怎么补短板——   
      从“望天收”到“吨粮田”:田有江的喜与忧   地头隐约可见点点“白碱渍”,但麦田里却绿油油的,透出勃勃生机。站在韩屯镇前东村的“中低产改造项目区”,记者看到很奇怪的一幕。   
      65岁的鲁西粮王——前东村村民田有江,谈起去年的收成,笑得合不拢嘴:“80亩小麦平均亩产1400多斤,4.5亩试验田玉米最高的2000斤/亩,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田有江说,原先前东村土地贫瘠,旱涝盐碱严重。“小麦亩产能达到四五百斤,就烧高香了!”   
      2009年,韩屯镇4万亩农田纳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前东村1000亩土地幸运入围。2014年,“千亿斤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启动后,前东村又被划为该项目的核心示范区。   
      韩屯镇党委书记商程鹏介绍,项目区实施以来,22条沟渠、100多座桥涵、160眼机井、70公里长的“U型渠”先后完工;水务局的智能灌溉技术,农机局的秸秆还田和深耕深松技术等70多项新技术相继落户。韩屯镇4万亩中低产田不仅实现旱能浇、涝能排,还实现了小麦、玉米的高产,去年平均亩产分别达到1200斤、1600斤。   
      “都说种粮不赚钱,可国家的粮食项目,让俺种出了名堂。”田有江说,他家承包的80亩地,每亩净赚1500多元,去年粮食纯收入达到10多万元。   
      田有江的增收印证了这样一个现实:“饭碗要装满中国粮”必须补上“中低产田”这块“先天短板”。   
      从2015年起,茌平县抓住“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县”的契机,已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田土地治理等10多项资金“捆绑”,累计整合3亿多元,完成韩屯、肖庄等14个乡镇40余万亩中低产田的改造。   
      抱“热罐子”的田有江并没有“高枕无忧”。老田说,现在农民赚得基本是国家政策的钱,比如小麦“托市”,比如粮食直补。一旦放给市场、补贴减少,收入肯定“缩水”。   
      因此,茌平县在提高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的基础上,还按每年每亩60元的标准对50亩以上种粮大户进行单独奖励;对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农户给予每亩70元的财政补贴。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最关键的还是效益。“盼着有一天,粮食不靠补贴照样赚钱。”茌平县农业局农技站站长侯金星意味深长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