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国审通过516个
玉米品种,2019年7月,又公示了548个。国审品种有如此大的基数,再加上省审,可想而知市场竞争之激烈——生产上年种植达10万亩以上的品种上千个,但达到千万亩的只有4个。
真正排得上名号的品种,凤毛麟角。
郑单958和先玉335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十几年,并出现大量类958、335品种。新品种推陈出新,大部分很快又消声觅迹。“还能出现一个划时代意义的大品种么?”行业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质疑与期待。
“后来者”京科968,自2016年起,以年种植超过2000万亩的漂亮成绩,一跃成为我国玉米三大主导品种之一,也是近十年来新培育审定玉米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正引领我国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
透过京科968,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更多值得想象的空间。
打破时代的焦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7次大的玉米品种换代,基本上10~20年更新换代一次。
上世纪50年代,主推农家种;60年代,开始推广杂交种;70年代,进入单交种时代,主推中单2号等;此后,单交种品种也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例如80年代创制改良Reid骨干自交系,选育推广掖单13等;90年代创制P群骨干自交系,选育推广农大108等。
进入新世纪,中国现代玉米种业发展的十多年,可以说是郑单958和先玉335的时代。郑单958开创了玉米耐密育种和种植,而先玉335则开启了玉米单粒播种。
大品种的诞生,往往带来行业变革,是好事;但大品种称霸市场十几年,这并不乐观。同质化现象普遍,缺乏突破性品种,成为我国玉米行业转型升级之“痛”。
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的要求非常紧迫。
换什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认为,首先是换核心种质,然后是杂优模式、突破性品种。京科968正是在这一理念下诞生,其亲本都是自主创制的新自交系,其杂优模式“X群×黄改群”,既不同于郑单958也不同于先玉335。
品种创新使产业迸发巨大活力。
凭借过硬的品种表现,京科968自2016年起,每年推广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并引领我国玉米种业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新核心种质,新杂优模式,在生产上所占比例越来越多。
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
公司副总裁兼种业公司总裁刘石指出,在中国玉米生产历史上,中单2号、掖单2号、掖单13、农大108、郑单958、先玉335、京科968等,都是不同阶段具有历史地位的“大单品”。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2019年4月发布的农作物
种子生产经营备案信息分析报告(2018)显示,2018年京科968经营备案单数达7382单,仅次于郑单958和先玉335,作为“中生代”代表后程发力。
业内人士纷纷看好。早在2014年,京科968就被屯玉种业董事长候云鹏、中国种业知名
营销专家韩俊强誉为传奇。2018年,武汉金玉良种
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定富、智种网高洪昌撰文分析,未来,京科968有望取代郑单958成为新的第一名大品种。
市场和产业的必然选择
“各个时代对于‘大单品’定义有所不同,是市场和产业选择的结果。”在刘石看来,“大单品”可以是以种植的面积来衡量,也可以是以推广价值来衡量。
怎么才能成为“大单品”?
“历史上形成的‘大单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广适性。”刘石指出,自从中国玉米种植开始推广单交种技术以来,不断追求高产一直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但中国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比较复杂,农民的种植水平参差不齐,要求品种能够较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耐瘠薄、耐粗放性种植、综合抗性好,不能有明显的“短板”。
成为时代“宠儿”,京科968具备什么?
离不开“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易制种”的硬功夫。
在国家东华北区玉米品种区试和生试三年近百个点次试验中,京科968平均比郑单958增产10.32%。韩俊强曾表示,京科968在育种上有效解决了高产与抗性、高产与品质等多个矛盾。内蒙古通辽市首席农业专家李福林评价说,“我干了几十年的农业,第一次见到这么高产的玉米品种”。
具备多抗、广适性,为其应用面积带来了更大增长可能。
京科968抗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等多种生产上主要病害,特别难得的是,还具有广谱抗虫性,对玉米螟、粘虫、蚜虫、红蜘蛛等虫害都具有一定的抗性。此外,具有耐瘠薄、耐干旱等多种抗逆性。
京科968耐瘠薄、N高效表现
目前,京科968已成为我国通过审定区域最广的玉米品种之一,也是第一个同时通过大田籽粒玉米和青贮玉米国家审定的粮饲通用型品种。在2011年通过东华北春玉米区国家审定后,2018-19年又陆续通过了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北玉米区、西南玉米区、东南玉米区、青贮玉米等区域和类型的国家审定,以及黑龙江、甘肃等省市区的审认定。
随着审定区域进一步扩大,京科968无疑有了更大的施展舞台。
大面积推广还有一个要求,就是易制种。为了提高制种效率及质量,赵久然团队通过京科968等三系配套杂交制种技术的开发,实现规模化制种应用,大幅提高了良种繁育效率与质量。大面积制种亩产平均可达600公斤以上。按照粒数计产,则更具优势。
如果说科研创新为京科968提供了强劲支撑,企业联合开发则是其产业化的重要推手。
自2012年开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下称“玉米中心”)牵头,联合中种集团、北京德农、北京屯玉、河南现代、山东登海、顺鑫农科等国内6家骨干种业企业,共同组建了京科968玉米新品种研发联合体。多方发力,实现了对京科968大规模快速产业化开发。
科技的种子一旦播下,便孕育出无限希望。
在大面积示范和生产中,京科968比郑单958亩增产100公斤以上。一个种植100亩的农户一年就可增产2万斤、增收2万多元。这些年,京科968已累计推广超过1亿亩,给社会带来的价值不可估量。
为未来创造更多可能
赵久然指出,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品种,仍是大田玉米生产中最需求的。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升级,未来市场对于玉米品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通吃天下的‘大单品’虽然不会杜绝,但施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少。”刘石认为,农作物专用品种的需求或将越来越突出。以玉米为例,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品种,适于做青储饲料专用品种,适用于玉米淀粉加工的品种,高赖氨酸品种,高支链和高直链淀粉的品种等将越来越受到欢迎。
未来更长的时间里,如何确保京科968适应发展需求,开发更大空间?
需要一个长期技术平台。玉米中心为此也早已做好准备,赵久然称之为京科968的“优种提升”。
“优种提升”,就是在不改变遗传背景,保持原来京科968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易制种等优良性状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品种以提升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例如,经过株型优化,目前玉米中心已研发出紧凑型的Y京科968,平均叶夹角比原来缩小5°以上,显著提高了品种耐密性。今年Y京科968已经多点多地试验示范。根据市场需求,U京科968、Q京科968等系列优化品种将陆续进入人们视线,进一步延伸属于京科968的传奇,助力我国玉米继续增产并提升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