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
加快创新步伐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召开良种生态圈大会,就是要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振兴种业的指示精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结合这次会议,就种业创新谈三点意见。
第一,深化认识,把思想统一到种业自主创新上来。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农情、种情的种业自主创新之路,而且刻不容缓。一定要抓住机遇,因为即使是正确决策,迟了也是错误的。
第二,强化制度创新,把行动统一到国家良种联合攻关上来。归纳起来,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在政府有效引导中建立产学研用融合的创新体系,坚持在科企深度合作中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第三,凝心聚力,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种业创新体系。一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种业知识产权制度设计,推进《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保护品种权人合法权益,强化品种权创造、保护、运用,促进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完善科企深度融合机制,深入推进良种联合攻关,促进创新要素高效能流动,构建种业创新体系和产业推广应用体系。二是加强理论技术创新。加强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创新。支持科研院所重点开展育种理论等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加快分子标记育种等技术应用;建立主要作物骨干亲本基础数据等育种信息平台。支持企业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支持企业走出去,实行全球战略性布局。三是加强组织管理创新。加快建立一支规模宏大、创新精神、敢担风险的种业创新
人才队伍。
农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杨志华
为种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民以食为天,食以种为先。纵观古今,中华种脉,国之要事,不可忽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种子问题始终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我们要下决心把国家的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今天的良种生态圈大会就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做大做强民族种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重大举措和实践。
就如何做大做强民族种业,我提三点建议,第一要把握育种产业的大方向;第二要凝聚专家学者的力量,宁津县成立了种业智库,已经在这方面带了一个好头;第三要团结和凝聚育种农民和育种企业的力量。如何把握种业的育种方向,如何凝聚种业专家智库的力量,如何凝聚农民和种业企业的力量,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探索出更好的经验和做法。
宁津是全国的农业大县、种业大县,特色产业非常明显,县里有8家良种
公司、10万亩良种产业基地,还有
国审的3个品种。2019年,宁津县又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正在加入种子基地的国家队伍。也就是说,宁津正在从种业大县向种业强县迈进。
宁津良种生态圈大会是首届,在全国也是首届,能不能第二届、第三届地开下去,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既然能够成功举办并且效果这么好,凝聚大家的共识、汇聚大家的力量,为种业的发展出谋划策,那么,每年丰收节之际召开一次良种生态圈大会,将之打造成种业界的博鳌论坛、宁津论坛,很有必要,也很有希望。
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振林
深化小麦产业供给侧改革
2019年,我国小麦又获得了空前丰收,单产创历史最高纪录,即便如此我们国家还需要进口小麦,这说明我们的供给侧与需求侧还存在一定的不匹配现象。
从品种结构来看,优质麦品种约占小麦品种总数的半壁江山。但从生产情况来看,优质麦产量的比例还是比较低,仅占总产量的2.7%-3.4%,说明品种、生产与产品之间不匹配。问题出在哪儿?生产环节。从需求侧来看,还是以馒头需求为主体,以食品为主体,对强筋小麦的需求量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总体形势的认识是,第一,小麦生产十六连丰,供给量充足;第二,从小麦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来看不匹配,强筋小麦品种多,但生产量少,生产环节有问题。从弱筋小麦来说品种少,生产量更少,需求量比较大,这是基本的形势研判。也就是说,小麦的生产与市场的需求不匹配,小麦品质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小麦的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也亟待提高。从资源利用效率来看,以氮肥为例,生产水平、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从国际市场来看,当我们生产水平比较低、产量比较少的时候,国外的小麦价格往往很高,所以把希望寄托在进口上是完全行不通的。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生产与市场不对接。应对措施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适应性种植为基础,以比较优势为遵循。坚持品种优化布局,竞争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
我国小麦产量实现十六连丰,产量、消费量世界第一,突出的问题是效率和效益低、环境代价大、品质有差距。如何发展?必须转变发展阶段,由高产发展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重点是八个字:绿色、丰产、提质、增效,核心在于小麦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种业监测处处长王玉玺
保护好建设好管理好种子基地
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核心地位,必须从这三个属性来理解。从历史上来看,我国从1949年到现在经过四次单产大跨越,即使把内外因混合在一起计算,最后算出种子对生产的贡献率还只有56%左右。
从我国农业发展历程来看,种子实现了由生产资料到种业的跨越。农业农村部成立了种业管理司,今年中央1号文件把种业、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提到同一个层面上来了,这是理念上的新变化。
国家种子基地建设从1978年开始,一直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其建设思路是要保证主要农作物的用种安全,实现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和信息化,以“五化”为重点,大力提升种子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生产的用种安全。
国家种子基地建设的总体要求有三个,第一是要满足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第二是要满足农业生产转方式的要求,第三是要满足种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要达到这三个总体要求,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保护好种子基地、建设好种子基地、管理好种子基地。
保护好种子基地关键就是要划定天然优势种子繁育区域,纳入永久耕地进行最严格保护。比如,北纬36°这个区域是小麦主产区,这一带有很多地方特别适合小麦种子繁育,如果基地被占用做别的就很可惜,所以要把它保护好。从国家层面来看,建设好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国家级大基地建设,像西北
玉米种子基地建设、海南南繁基地建设;二是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目前一共评选了两批计100个;三是制种大县。管理好基地需要政府统筹协调,承担总责,强化基地监管,核心就是知识产权保护,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要强化属地管理,加大基地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侵权行为。把种子基地抓好了,就可从源头上控制好种子的生产和流通,种子市场环境就可大为改善。此外还要加快重大案件查处,这也是一项重点任务。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夏先春
大力培育广适性优质麦品种
总体上来说,培育广适性品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小麦品种面临很多挑战,优质麦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我国强筋面包麦缺口600万吨,中强筋小麦需求2000万吨。国内市场以加工品种为主,在健康和营养品质研究方面刚刚起步;另外全麦粉产品很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将来育种时在提高产量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品质研究。
小麦赤霉病原来是长江流域的主要病害,现在山东、河南成为常发性病害,成为老病害。现在叶锈病也比较严重,尤其是山东和河南小麦的白粉病、叶锈病较严重,纹枯病、茎基腐病、孢囊线虫成为主要病害。总体来看,病虫害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求我们注意培育多抗与兼抗的品种。
缺水和气候不稳定,制约北方小麦发展。2013年4月中旬,安徽、河南极端低温,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2014年5月底,有些地方出现35℃-38℃的高温,北京等地小麦的成熟期提前了7天,这很影响产量;2016年,河南、安徽出现涝害造成穗发芽;2017年5月下旬,大风、暴雨造成有些地区小麦大面积倒伏;2018年4月初,有的地方出现了严重冻害……现在灾害越来越多,对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小麦品质受很多因素影响,区域、季节、栽培技术等都会影响到小麦品质。另外,因为品种本身、收购分级和加工、存储等很多方面也会影响到其品质。亟待提高小麦的综合品质,并不断改进品质评价方法。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志敏
坚持节水优质高效发展方向
北方水资源紧缺,地下水严重超采,小麦节水生产十分重要!好的品种必须具有节水性能,必须适应节水灌溉和节水技术的发展方向!经过8年研究,我们建立了贮墒旱作技术,贮墒就是播前贮足底墒,旱作就是小麦生育期内不浇水,就是休灌。
贮墒旱作的好处是什么?节水、节肥、节地、节时、节工。节水就是用水更少了,但仍能维持较高产量;节肥就是免去追肥,全年减氮;节地就是不用专门做灌溉畦埂了,可增加播种面积,实现节地13%-15%;节时就是小麦早熟4-7天,夏玉米早播增产;节工就是管理简化,“九分种、一分管”,主要技术在播种环节,播种出苗后的管理就是病虫害防治了,可通过植保无人机进行统防统治解决,技术适应种田大户需求。
“种”这个字,其声调既是三声,又是四声,它既含指品种,又含指种植,是好的品种和好的种植的结合。栽培技术的关键在哪里?就在播种环节!好品种、种好了,才能高产高效!如果种不好,苗不好,再多的投入和管理也难高产。贮墒旱作栽培就是把抗旱节水品种选好,主要技术如秸秆碎还、浇足底墒、一次施肥、精细整地、匀密播种、播后镇压等都集中在播种环节。
现在,能适应这种旱作栽培模式的高效品种还很少,应抓紧去培育和筛选适应型品种。节水丰产还应与优质相结合。北方干旱缺水区应发展节水优质强筋小麦、特用面条小麦和高营养保健小麦,需要加强研究,培育优质功能型品种。
打造宁津绿色优质多功能小麦生产基地和种子繁育基地,要让这儿的小麦和面粉卖上高价钱,这样农民才能富起来。
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李豪圣
大力加强强筋小麦育种
山东省是传统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也是强筋小麦的优势产区。当前,我国强筋小麦的缺口在600万吨左右,必须加强优质强筋小麦的育种。
虽然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做品质改良的工作,也培育出了一大批优质小麦品种,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强筋小麦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不仅数量不足,强筋小麦品种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品质指标不稳定。比如说,湿面筋含量偏低、延伸性跟国外相比有一定差距等问题。再有就是安全性的问题,也就是抗逆性,这些方面亟待提高。除此之外,我们国家在进行品质改良的过程中,借鉴国外的经验,比较重视烘烤品质,这是做面包重点考虑的指标,但是也相应忽视了传统的面食,比如面条、馒头的蒸煮品质;还有就是重视加工,但是忽视了营养品质的改良。
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我国人口多,产量是不可忽视的,品质改良过程中一定要有产量的基础,还有就是抗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我们育种的角度来讲,优质资源比较匮乏。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搞品质改革,当时对从国外引进的材料进行了改良,创制了一些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改良了一大批育种材料。但是,现在一些育种机构创新能力不足,影响到可持续发展。
现在,新发现了一些新的基因、蛋白,这些东西对我们今后育种品质的改良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不可忽视的是政策的引导,比如说山东省设立了强筋组区域试验,对山东省强筋小麦的审定明显加快。今后,一些附加值比较高的品种,比如说彩色小麦、糯小麦、黄金小麦、富硒小麦,会成为今后关注的热点。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兆波
突破杂交小麦技术壁垒
杂交小麦的研究有1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2016年世界作物科学大会上也提出来,杂交小麦是作物方面最后一个堡垒。
从1994年发现光敏型不育材料开始,经过20年研究,我们构建了二系杂交小麦的技术体系。在北京顺义区和通州区、河南南阳市、云南元谋县都有育种基地。审定了京麦6、京麦8、京麦9、京麦11、京麦179、京麦21等一批丰产稳产性好、抗旱节水能力突出的杂交小麦品种。在京津冀、山东、山西、江苏、新疆等地建立了多生态区杂交小麦测试示范网络,示范品种主要是京麦9、京麦179、京麦21等,平均增产16.3%,最高亩产量达740公斤。
杂交小麦的优势有很多,在推广过程中不只体现出高产优势,还有一个就是抗逆优势。我们在环渤海盐碱地和河北沧州等地都进行种植,杂交小麦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耐盐碱的抗逆优势。2016年,在河北省沧州市青县耐盐碱示范田实打实收达到578.7公斤/亩。2018年,第二代强优势杂交小麦品种发布会召开,有4位院士参加我们的品种发布会,他们对杂交小麦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很高的评价。
现在,杂交小麦的推广面积达到30万亩/年,遍及新疆、京津冀和山东、江苏、安徽等区域。同时,杂交小麦的示范推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快速推进。2018年中巴杂交小麦合作被中宣部列为“一带一路”5年重要成果,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等20余家媒体对杂交小麦进行了宣传报道。
现在,杂交小麦逐渐被市场接受、被农户认可。据专家测算,杂交小麦种业国内年产值可达200亿元;如杂交小麦种植面积达到5%的话,新增小麦每年可以达到10亿公斤。
山东省宁津县委书记王刚
打造中国最大小麦良种产业化基地
谈笑丰收事,恭迎得意君。9月23日上午,全国70地庆丰收融媒体直播山东(宁津)2019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动仪式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短视频颁奖典礼在宁津县成功举行,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瞩目下,宁津的父老乡亲与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朋友一起庆丰收、看直播、话合作、追梦想,共享了一场极具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节日文化大餐,并共同见证了区域公用品牌“宁津良种”的对外发布和宁津良种智库的正式揭牌。
9月23日下午,我们再次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宁津县良种生态圈主题大会,这是宁津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现代高效农业升级版的一场汇报会,也是宣传“宁津良种”品牌的一场推介会,更是宁津县种业发展的一场群英会。
宁津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鲁冀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基础深厚,全县耕地面积84万亩,连年稳产增收,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并连续两年被评为“山东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年来,宁津县全面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强力推进现代农业提速增效,小麦繁种面积达10万亩,自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到3亿亩,建有全省首家民营农科院——山东良星农业科学研究院。
下一步,宁津将以成功入选国家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为契机,继续朝着打造“中国最大的小麦良种产业化基地”目标迈步前行。相信“宁津良种”在上级部门、单位和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各界朋友的政策支持、智力支持、服务支持和平台支持下,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更加美好。
山东良星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升
科学确定育种目标是关键
山东良星种业是经营小麦、玉米种子的企业,公司搞育种20多年。企业育种与大专院校育种相比侧重点有区别。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要注重前瞻性。考虑到十几年后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农民喜欢什么类型的品种,搞一个预测很有必要。
第二要抢占制高点,培育大品种,不搞局部小品种。所谓大品种就是在全国主产区都可以种植的品种。企业育种首先要考虑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得生存,所以需要靠大范围推广,局部小品种根本养不活公司。
第三要优质专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必须培育多样化的优质专用品种,适应供给需求。
第四要注重培育没有致命缺陷的品种。一个品种如有致命缺陷,能毁掉一个或多个种子企业。小麦品种良星99、良星66、良星77在全国推广得好,好就好在不管是哪个品种,不管是什么年份,抗冻性、抗倒性、抗病性都能过关,没有致命的缺陷,这是公司成败的关键。
第五要追求品种亮点或卖点,以利推广。良星77占到公司6个小麦品种的50%,就是因为抗倒伏特好。现在都机械化了,尤其是种粮大户特别怕小麦倒伏,宁可少产一两百斤,也不要抗倒伏不好的品种。企业搞育种时一定要想到这个品种有什么卖点,不能同质化。
第六要及时调整育种目标。育种材料及杂种后代的变异存在不确定性,育种目标确定后一直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要根据材料的变化及时调整,不能一条道儿跑到黑,这是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的,因为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所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科学地调整育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