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北京为圆心,北京杂交小麦捷报频传。
 
  100公里外的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兴隆宫镇大郭庄村种植大户王永的850亩杂交小麦种植田,“京麦9号”实收平均亩产超600公斤,创下了规模化连片小麦的高产佳绩。
 
  300公里外的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保店镇陶庄村贮墒旱作节水示范田,“京麦21号”实收测产达到490公斤/亩;滨州市阳信县劳店镇张乔村耐盐碱旱作示范田,“京麦9号”实收测产达到375公斤/亩;滨州市无棣县佘家镇盐碱示范田,“京麦9号”实收亩产达到490公斤。杂交小麦在中低产田优势尽显。
 
  1000公里外的河南省。国家杂交小麦项目(邓州)产业化基地8000亩杂交小麦制种田喜获丰收,小麦杂交种制种田单产实收突破350公斤/亩,再次将杂交小麦制种产量推向新高。
 
  5000公里外的巴基斯坦。位于拉合尔市郊的1英亩杂交小麦JM1683示范田,即使在1公斤/亩的超低播种量情况下,依然可以较播种量为8.5公斤/亩的当地主导品种增产20%以上。中国杂交小麦国际化步伐再提速。
 
  一张张捷报的背后,是北京杂交小麦人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责任与担当,更是对百年杂交小麦事业的挚爱与追逐。
 
  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昌平介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作为一个作物科学领域的世界性难题,一直以来都是农业科学家们竞相追逐、期望突破的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了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现象和材料,并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率先创立并构建了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和小麦杂交种的大面积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杂交小麦一百年探索的经验和教训告诉人们,用得上才是硬道理!
 
  为了实现杂交小麦大面积应用,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北京杂交小麦人,聚焦杂种优势,常年下沉基地搞攻关,面向中低产田扎实推动藏粮于技、兴农于技落实落地,并深入丝路沿线国家积极推介中国原创高技术谋机遇。
 
  这两年,依托国家杂交小麦项目(邓州)产业化基地,北京杂交小麦中心充分利用和挖掘远缘杂种优势,每年开展杂交小麦亲本材料选育、种质资源鉴定改良、中试制种、组合测试、亲本繁殖与品种展示示范等试验工作100余项次,配制各类杂交组合超过三万份,研发规模和水平始终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构建完成的“京麦系列”杂交小麦全程机械化种子生产体系,使得中试制种最高亩产突破400公斤,制种成本下降20%以上。
 
  “十三五”以来,北京杂交小麦中心选育的6份“京麦系列”小麦杂交种通过审定,其中国家级品种审定两个,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审定1个,创下了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领域品种选育的最佳纪录。
 
  实践证实,杂交小麦在节水、旱作、盐碱、瘠薄等方面综合优势明显,尤其适合中低产区应用。环渤海滨海盐碱地面积超过千万亩,淡水缺乏、土地盐碱限制了这个区域小麦生产水平提升。“京麦系列”杂交小麦凭借着突出的抗逆优势,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产量奇迹。2016年,在春季仅灌一水、土壤盐含量达到3.2‰、土壤pH值为8.1的盐碱土地上,河北沧州青县“京麦6号”百亩示范田实收亩产达到578公斤/亩;2018年,经受了冬季严寒低温、春季气温剧烈波动等多种不利条件的考验,天津武清区“京麦9号”百亩示范田单产达到550公斤/亩,增产幅度超过15%;2020年,距离海边仅10公里的山东省潍坊寿光市营子村,“京麦21号”百亩示范田实收达到541公斤/亩,较临近同条件下的其他小麦品种增产20%以上。北京杂交小麦正在成为我国北方麦区中低产田稳产增产的助推器。
 
  对外农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小麦研发水平居世界前列,具备了将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等快速应用于“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2009年以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初步打造了覆盖亚洲区域的杂交小麦联合测试示范网络,北京杂交小麦在南亚、西亚和中亚等区域表现出巨大的增产潜力和明显的稳产优势,被巴基斯坦等视为应对气候异变、保障粮食安全新的战略选择;“JM6-3”品种凭借着突出的耐旱、耐瘠薄特性在乌兹别克斯坦通过审定,再次展现了中国杂交小麦的巨大潜力。北京杂交小麦正在成为中国现代农业高技术“走出去”的又一名片。
 
  据预测,如果杂交小麦推广应用达到杂交水稻同等水平,我国每年可新增小麦200亿斤,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作为现代高端种业的代表,我国二系杂交小麦快速应用将对抢占国际种业战略制高点、保障国家种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