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疫情席卷全球

      恰逢“十三五”收官

      “十四五”开局的关键节点

      种子与耕地、种质资源保护、种业市场监管、种业基地建设、国家审定品种...

      点滴发展推动种业发展变革

      时序更替,2020即将接近尾声

      回顾过往

      浓缩种业年度十大关键事件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

      事件:

      12月18日闭幕的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恰逢“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的关键节点,在明年要抓的八项重点任务中,首次提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并提出“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予以高度关注。

      为抓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提高种业创新水平,关键要深化改革,从三方面工作加强:

      一是把高校、科研院所的育种研发资源引向种业企业,实现产学研融合,使种业的研发更好市场化;

      二是改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农作物新品种的评审要更多突出需求导向和市场导向;

      三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从国家层面加大对种业等重大关键环节研发的支持力度,培养大国优势,克服种业市场“小、散、乱”的弊端。

      农财君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关系我国的发展走向,还将影响14亿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藏粮于地”就是要解决耕地问题,“藏粮于技”的关键就在于解决好种子问题,“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列入明年要抓好的8项重点任务,是机遇也是挑战。“打一场种业翻身仗”需要每个种业人共同的努力。

      2

      全国种业创新工作推进会

      种业迈向新阶段

      事件:

      12月17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全国种业创新工作推进会。会议全面总结了“十三五”现代种业发展成效和经验,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现代种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安排部署了“十四五”及明年重点工作。

      会议强调,“十四五”时期,要把种业作为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快提升我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国家现代种业基地建设、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主体、提高种业监管治理能力、加强种业系统自身建设。

      张桃林指出,站在新一个五年规划的历史节点上,要在应对风险、抢抓机遇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对种源保障能力、种业创新水平、内外部发展环境等重大问题有客观的分析、科学的研判,这是做好工作的逻辑起点。

      农财君说:

      “十三五”以来,我国种业在品种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突破。“十四五”时期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国种业也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3

      国务院发布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事件: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要求开展系统收集保护;建立全国统筹、分工协作的农业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体系;新建、改扩建一批农业种质资源库;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登记。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2020年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夯实种业发展基础,其中包括加快普查收集,持续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健全保护体系,组织开展农业种质资源库(场、区、圃)布局、审核挂牌等。

      7月22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视频会。“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抢救性收集各类作物种质资源累计54179份,其中97.7%是新收集资源。

      截止到2020年,中国的种质资源已经收集并保存了各类作物种质资源51万多份,保存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种质资源抢救性收集保护进展显著。今年新启动了山西等14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38个农业县(市、区)种质资源全面普查,实现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全国范围的全面实施;四川等11省份57个农业县(市、区)继续开展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新收集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3.8万份。

      农财君说: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有利于夯实种业发展基础,避免陷入“卡脖子”境地。

      4

      加强种业市场监管

      严管品种提上日程

      事件:

      12月9日,在山东寿光召开了2020年全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研讨会,会上发布了《2020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十大案例》、《农业植物新品种权转让合同范本》和《植物新品种权复审申请指南》。截至2020年10月底,农业植物新品种权总申请量3.9万件,总授权量1.5万件。

      12月8-9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2020年全国种子质量交流会。“十四五”期间,全国种子检验认证体系要做好种子质量监管服务,加大对品种真实性的监管力度;推进完成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修订;构建开放融合的高水平检验体系;推动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尽快启动实施。

      12月8-9日,在重庆市召开了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交流会。目前登记品种数量达到22099个,企业选育登记品种占57.6%。“十四五”时期,品种登记工作重点将由“宽进”转向“宽进严管”并重,持续健全品种登记管理服务体系,推进种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12月10-11日,在贵阳市召开了2020年全国主要农作物品种区试工作交流会。当前,最大问题是品种同质化严重,下一步品种区试审定工作要严把审定关、试验关和标准关“三道关”,从严品种试验审定技术要求,加强国家省两级试验审定协同,强化联合体和绿色通道试验监管,尤其是联合体试验监管。

      农财君说:

      我国市场监管还不顺畅,已成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短板。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着力加强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保护创新的监管制度,提升种子生产繁育和市场监管水平,加大良种推广应用力度。

      5

      36家攻关单位间试行

      试点EDV制度

      事件:

      3月28日,2020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线上论坛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快修订新品种保护条例,建立配套的EDV(实质性派生品种)强制许可制度,分作物分区域分主体逐步实施,并准备EDV鉴定指南和纠纷调处程序。

      10月26-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更高要求。

      12月20日,国家水稻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推进会上进行了水稻攻关组试点EDV(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签字仪式,9家单位负责人代表出席签约仪式并签署承诺书,共同承诺从12月20日起在36家攻关单位间试行EDV制度,激励水稻育种原始创新。此次EDV签约标志着我国水稻种业体制机制创新迈出重要一步。

      12月17日,全国种业创新工作推进会上,张桃林表示,种业自主创新要重点以下在五个方面:一是加大良种联合攻关力度;二是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创新应用;三是加强国家种业创新力量战略布局;四是健全育种创新激励机制;五是积极推进种业创新国际合作。

      农财君说:

      种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是激励种质资源原始创新。由于对原始创新保护制度不完善,加上种质资源创新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我国农作物育种以修饰、模仿居多。在我国试行EDV制度,对调动种质资源创新积极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6

      2020年全国省级种子站长会

      推进种子事业体系建设

      事件:

      10月26-29日在北京举行十九届五中全会,会上作出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了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确保粮食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等重点任务。

      11月19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的2020年全国省级种子站长会,总结了“十三五”期间种业工作取得的新成效,分析了新时期内种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求,指出了种业事业“六大体系”建设思路,为“十四五”种业事业工作的思路目标及2021年重点任务指明了方向。

      作为种业事业“六大体系”,主要农作物品种区试体系、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体系、农作物种子检验认证体系、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体系、农作物良种繁育服务体系、农作物种业监测服务体系涉及到种业事业工作的方方面面。

      农财君说: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我国种业体系也将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整装再出发。我国种业的发展离不开种业事业体系的管理和技术支撑。下一阶段,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依靠科技引领支撑行政管理、服务产业发展,利用最新的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手段来提升管理效能、提高服务水准。

      7

      疫情下保障种子供给

      强化种子基地建设

      事件:

      2020年开年以来,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农业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带来了严峻挑战。

      自1月起,国务院、财政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连续下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通知,对恢复生产、保障供给提出针对性的财政支持政策和管理措施。

      12月14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拟认定38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据了解,我国现已基本形成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152个制种基地县为骨干的“国家队”,52个杂交水稻和玉米制种大县,100个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的种子基地建设格局。

      据统计,我国粮食已实现“十六连丰”,粮食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今年夏粮产量比上年增产24.2亿斤,创历史新高。

      农财君说:

      种业作为农业产业链的源头,疫情期间保障农资运输流通,为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裕、价格稳定奠定了基础。我国加快国家现代种业基地建设,有利于提升高质量种源生产和供应能力,为农作物用种提供保障。

      8

      行业整合仍在进行

      新全球三巨头形成

      事件:

      2019年,够得上千亿级别的农业公司,除了先正达集团外,还有拜耳作物科学、科迪华农业科技。

      2020年初,“两化”——中国化工和中化化肥宣告双方的农业业务合并,并成立新的先正达集团。

      2020年6月18日,新的先正达集团正式成立,整合了瑞士先正达股份、安道麦、扬农化工及中化化肥等“两化”旗下核心的农化资产,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农化公司。

      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陶氏和杜邦合并,拜耳正式收购孟山都。世界种业历史上的第三次并购大浪潮落下帷幕。总体来看,全球形成了中国先正达、美国科迪华、德国拜耳作物三足鼎立之势。

      农财君说: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种企业绩逐年承压,国际种业市场进入资源整合的“强强联合”时代。今年,世界种业历史上的第三次并购大浪潮逐渐落下帷幕。

      9

      创新高

      玉米收购价格持续上涨

      事件:

      今年国内玉米行情令人瞩目,新季玉米上市后,玉米开秤价格大涨。10月份全国二等黄玉米均价同比上涨30.73%,现货玉米的均价最高超过了2600元/吨,创下了近4年以来的新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21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提到,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严格控制燃料乙醇加工产能扩张,重点提升生物柴油产品品质,推进非粮生物液体燃料技术产业化发展。

      据统计,近7年来国内玉米总消费量持续上涨,玉米的供求关系正在从前几年的过剩转为短缺。自2010年我国从玉米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今年1-10月累计进口782万吨,已经远超进口配额。

      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20-2021年度的玉米产量将达到2.65亿吨,比上一年增加了400万吨。但是,2020-2021年度玉米国内消费量的预测值较2019-2020年度增加了1300万吨至2.93亿吨,预计2020-2021年度的玉米需求缺口为2800万吨。

      农财君说:

      玉米很明显已是中国粮食安全战略拼图上很重要的一块。建议收购主体正确认识当前市场供需形势,要整体看待价格走势。同时建议农民朋友均衡有序售粮,把握好售粮节奏。

      10

      疫情催生新业态

      云办公+线上展示+创新营销

      事件:

      2月2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2020年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要点》,要求引导企业创新供种营销模式,发挥种业电子商务平台作用,鼓励线上展示、网上购种和定点配送。利用手机、电视、广播等多种手段,强化信息服务,指导农户科学选种。各省做好救灾备荒储备种子响应准备,制定应急供种预案,全力保障全年农业生产用种需求。

      4月20日,2020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以视频直播方式在京召开。大会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对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形势进行预测分析。

      先正达、京研益农、米可多等众多种子企业纷纷创新模式,通过线上观摩、线上会议等形式,来推广新品种,提升品牌。

      中国种子协会、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等行业机构也纷纷组织线上论坛,进行品种保护、种质资源等相关议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