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有关优质水稻的“盲评”活动在安徽省池州市举办。与以往的优质稻米评鉴有所不同的是,此次参赛的水稻是不同品种在绿色生产模式下的“二茬稻”。专家分别对编码后样品的大米外观、米饭外观、气味、适口性等四项指标进行现场评分,并综合考虑品种丰产性、抗性和安全性等因素,最终从24个品种中选出安徽“再生稻”优质专用品种2个:大两优968、美香占2号,高产型再生稻品种2个:鹏优1269、Q两优851。据悉,安徽已经坚持多年举办优质再生稻评选活动,致力于在新时期推广发展水稻“一种两收”的绿色发展模式。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结构改变和双季稻种植效益的降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种植面积大幅缩减,而传统稻-油、稻-麦种植效益与产量难以保证,加之自然灾害频发,更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向选择蓄留再生稻种植。而随着收碾压品种的推广及配套技术的完善,再生季产量得到了有力保障,让“一种两收”这一新型种植模式得以快速发展。      
      安徽农业科学院水稻所研究员吴文革表示,从“再生稻” 到“一种两收”,不是简单的名称改变,也不仅仅是种一茬收两季的字面意义,还是技术内涵的升级,是从过去的救灾措施到现在“粮食多收、农民增收”的社会需求升级的体现。   
      科技进步推动“一种两收”迅猛发展   
      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日产量高、省本、米质优、生产效益高等优点,解决了双季稻劳动力短缺和人力成本大幅度攀升问题,对调优粮食生产结构和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有重要意义。吴文革团队自2012年开始率先开展双季稻北缘地区再生稻技术研究;完善配套机械化栽培技术,在双季机收条件下,保证头季亩产550公斤、再生季亩产200公斤左右,将作为灾害补救措施的 “再生稻” 发展为“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种植模式 ,并加速新技术植模式的发展。     
      “自2011年起,我们就开展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2015年初步集成‘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2017年安徽制定发布地方技术标准。”吴文革介绍,团队在沿江稻区选择种植大户、优质稻米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水稻一种两收(不含自然生长的再生稻)技术示范,让安徽再生稻得到快速发展,很多地方将再生稻作为优质粮工程。   
      “一方面节本增效,另一方面稻米品质安全绿色。我们认为再生稻将是发展优质稻米的方向之一。”白湖农场场长王松洋介绍说。2018年示范水稻“一种两收”技术500亩,经专家现场测产,头季稻理论产量达到642.5公斤/亩,再生季水稻产量达到409.9公斤/亩,两季平均亩产达到1052.4公斤,创造了双季稻北缘地区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高产典型,实现了“一种两收、丰产高效”的目标。2019年建立水稻“一种两收”技术示范区8800亩,并新建了白湖再生米品牌。    
      湾沚区九十殿村种植户刘庆萍介绍,去年她种了500多亩再生稻,第一茬亩产650公斤,第一茬差不多200多公斤,比种一季稻一季油菜,亩均能增收大约200元。头茬收过后,二茬每亩只要施7.5公斤尿素和5公斤配方肥,不需要用农药,而且米质好,更加安全。   
      产业发展仍存短板 呼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再生稻示范推广在安徽省江淮以南至沿江江南稻区已开展多年,2019年达30万亩,2020年猛增到80.2万亩。“安徽水稻一种两收生产具有很大的生命力。但目前还未形成规模,再生稻米品牌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吴文革介绍说,产业化开发落后,带动性不强。从事再生稻相关产业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再生稻产业链较短、集群效应低、牵动性弱、品牌建设意识薄弱。农业生产者受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观念的影响,经营的核心仍然是农产品本身,不注重再生稻品牌建设,相关农业标准、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农业生产者对标准化出产、品牌谋划和商标注册等程序流程不熟悉,加上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认证系统扶植滞后、多头认证等影响了再生稻品牌的扶植和建设。此外,再生稻加工、包装发展也滞后。再生稻农产品加工业多以单家独户小规模生产为主,结构不合理、规模小、加工层次低等问题突出。    
      “国家近年加大对双季稻的粮补政策,但在再生稻这一块还是空白,建议应把再生稻也纳入粮补范围。”安庆市种植业局总农艺师陈再高呼吁说,同时要加大农田基本条件建设,完善再生稻田块条件,实现藏粮于地;加大宣传与品牌建设,由水稻生产到再生稻米加工、稻米产业升级;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加强技术研究、熟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