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这是我国人多地少和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认为,加快推进家庭农场的发展,关乎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进程,应给予高度重视。
  自原农业部2014年下发《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后,每年我国都会建成一批家庭农场。“总体来看,存在着家庭农场发展速度不快,特别是种植业家庭农场发展速度更慢的问题。”李天来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土地流转成本较高,生产效益较低;生产者素质不高,生产效率较低,服务体系不健全,生产环节成本较高。
  针对这个问题,他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确定土地流转规模上下限指标,实行土地流转的财政补贴政策。根据我国目前土地资源和农村从业人口状况以及家庭生产能力和小康之家收入需求,可以初步考虑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设定为50亩-300亩,种植经济作物的面积设定为30亩-60亩,种植设施园艺作物的面积设定为8亩-20亩。对上述规模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费用实行政府财政补贴,低于或超过这些面积的不予补贴。
  二是建立农民技能培训体系,义务培训职业农民。要根据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培训专业化的职业农民,并将具备职业培训证书或职高以上毕业证书作为兴办家庭农场的资格。
  三是建立完整的家庭农场服务体系,确保家庭农场健康发展。要统一区域不同等级地价,建立涵盖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全程的全方位完整服务体系,为家庭农场生产运营和发展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