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
大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一般超过40%,脂肪含量一般超过20%,其优质、营养的“人设”早已深入人心。
两千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此后,国人对于豆制品的“迷恋”便一发不可收拾。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肉蛋奶提供的蛋白严重不足,仰仗大豆的蛋白质,才基本满足了中国人正常的人体营养需求。如今,除了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和油脂,榨油后的豆粕更是理想的动物饲料,是世界第一大饲料蛋白来源。纵观古今中外,在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大豆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大豆的“发源地”,我国大豆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550年。看到大豆的“潜力”和“才华”,世界各国开始直接、间接从中国引种大豆,自此,中国大豆便开始了“全球旅行记”。
直至今日,世界上有半数以上的国家种植大豆,成了继
水稻、
小麦、
玉米之后第四大作物,大豆从中国的“特产”变成了世界性的植物蛋白源。
世界大豆的“发源地”——中国
大豆的唯一起源中心为中国,这历来没有争议。
据文字记载,早在神农时期(约公元前2550年),大豆就被作为“五谷”之一广为种植。在古时候,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菽[shū]”。
《诗经·七月》中讲到“七月亨葵及菽”,意思是,七月到来,到了该煮葵菜和大豆吃的时候了。
西周时期,“豆饭”曾被人们作为主食,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大豆慢慢退出了主食的行列,让位给了小麦和水稻。
虽然不能当主食了,大豆却在副食这条新赛道上大放异彩。直至今日,从豆浆、豆腐,到发酵制成的豆豉、豆酱、腐乳,大豆始终以各种烹调形式,为国人提供着更加健康的“美味”。今天,以大豆蛋白为原料的植物基蛋白食品琳琅满目。
古代豆腐加工流程图
公元前2世纪,大豆由我国传入朝鲜,而后又从朝鲜传至日本。后来,德国植物学家英格尔伯特1690—1692年到访日本时发现了大豆,并记载在书中,这大概是欧洲人第一次认识大豆。
1739年法国传教士把大豆邮寄回国,在巴黎加登植物园种植成功。1790年大豆在英国皇家花园种植。1765年,大豆由中国途经英国传入美国。
由此可见,自17世纪以来,大豆由中国流向世界,而后,各国针对各自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开始了大豆品种的选育和改良。
大豆在世界上的传播时序
“大豆王国”的财富——种质资源
作为名副其实的“大豆王国”,经过5000多年持续不断的驯化和改良,我国大豆种质资源非常丰富。
在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的驯化过程中,大豆种皮出现多种颜色变化。(田志喜供图)
种质资源有多重要?举几个例子就明白了。
1954年,孢囊线虫病使美国大豆产业遭遇毁灭性打击,20世纪初美国传教士从中国收集的地方品种北京小黑豆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利用其抗病基因进行品种选育,美国大豆产业挺过一劫。当时,这份来自中国的种质资源,已在美国存放了47年。
1960年代,巴西利用源自我国或日本的“长童期”大豆种质,相继培育出适应短日照与高温条件的“热带大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成为今天世界第一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纵观世界大豆品种发展史,其中大多都能发现中国大豆的身影。这种延续不光体现在“基因”上,在各个国家对大豆的称呼上,也能发现蛛丝马迹。
至今,在许多国家的语言中,仍保留着大豆古语“菽”的发音,如拉丁文(Soja)、英文(Soy)、法文(Soya)和德文(Soja)等。
世界大豆种业格局演变——中国正加速赶超
当今世界大豆生产国高度集中,巴西、美国、阿根廷、印度、中国等五国大豆种植面积均超过1亿亩。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资料,目前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五,总产居世界第四。
在我国,现代大豆育种工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建国后,我国现代大豆种业开始起步,到目前大致可分为夯实基础、快速发展和联合育种三个发展阶段,其间,我国大豆育种和
种子产业体系也得到了逐步完善和发展。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
1970年代未,国家种质资源库共收集保存了6814份栽培大豆种质,为开展大豆育种工作打下了基础。
初步建立大豆杂交育种体系。小金黄1号、满仓金、平顶黄、东农4号、文丰7号等杂交选育品种逐渐代替了地方品种。
经过品种的第一轮更新换代,我国大豆单产从1949年的40.76公斤,提高到20世纪80年代初80公斤,翻了一番。但在此阶段,“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供种模式仍占主导。
1980至2010年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豆育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豆杂交育种技术全面普及,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符合大豆常规种子特征的大豆育种和种子产业体系。
在此30年间,一批高产、抗倒、宜机新品种选育成功,大豆种子商品化率不断提高,全国大豆平均亩产由80公斤提高到120公斤,自此,我国大豆种业也进入市场化阶段,品种更新换代速率逐步加快。
2010年前后
我国建立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豆联合育种全面展开,形成了全国大豆育种网络。“委托育种”、“联合育种”等科企合作的育种模式逐步发展。
2014年,原农业部启动了国家大豆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推进大豆种业加快发展。顺应市场发展,我国大豆育种方向从“高产”向“高产、优质、抗病、专用”转变。同时,随着大豆品种审定体系和标准不断完善,一批优良品种审定后逐步推向市场。生物育种也取得积极进展。
黄淮海地区不同年代代表性大豆品种
在此期间,我国涌现出圣丰种业、垦丰种业等一批大豆种子企业。随着企业种子产销量逐年增加,农民自留种子不断减少,种子商品化率大幅度提高。
截至2020年底,我国大豆品种累计审定总数3112个,现有品种数量能满足大豆生产需要。同时,我国大豆高产纪录不断突破,通过良种良法结合,我国大豆平均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小贴士
2020年,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石河子综合试验站利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吉育86,实收测产达453.5公斤/亩,创造了全国大豆单产最高纪录;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利用水肥一体化和大垄密植技术,种植合农71,实收测产达336.2公斤/亩;
黄淮地区采用免耕覆秸精播技术,齐黄34实收亩产达353.4公斤,郑1307百亩实收平均亩产309.2公斤;
长江流域地区种植的油6019在多地大面积亩产超过250公斤;
华南地区高蛋白品种华夏14亩产达到了296.5公斤。
这些高产典型的创建,为全面提高我国大豆单产水平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亩产453.5公斤大豆高产田长势(石河子,2020)
过去十年间,我国大豆种业实现快速发展。但不可否认,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我国大豆种业仍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从业企业不大不强、科企结合不紧密等问题。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强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创新与利用,针对产量低、适应性差等问题,培育一批高产、优质、专用、抗病虫、抗逆、广适性的突破性大豆新品种,满足不同消费类型需求。同时,通过良种与良法配套,充分挖掘增产潜力,提高大豆的综合产能和效益。
谁占有种质资源,谁就占有育种的主动权。谁掌握了突破性新品种,谁就掌握了市场。随着中国种业大门逐步开放,更多挑战,也意味着更多机遇。
我们相信,在未来,通过育种家的努力和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立足种质资源优势,我国大豆种业在国际竞争中定能大放异彩,“中国豆”也将更好地营养世界、健康人类。